■张志坤
北面背靠竹海,东面面朝茶田,前方是开阔的山峦。这样的环境就算在乡村中也是不可多得的美景。莫干山木子·林夕云民宿就身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的自然画卷中。该民宿由业主兄弟二人经营,业主希望通过改建自家老宅吸引游客前来住宿,从而拉动当地采茶产业。
隐于景中的民宿
项目场地的四周拥有丰富多样的景色和植物,水杉、茶田、竹林和远处的山峦都是可用的资源,但是较为杂乱无序。因此我们试图将视觉所见的景色进行重新梳理,结合建筑内部的路径动线设计,从高到低,随着建筑各个立面依次采用不同的开窗方式,从多个角度、高度引入形成视觉对景。不同空间尺度和类型进行呼应,有节奏地将山峰、山谷、山脚、山麓、山腰的每处景色排列到民宿窗景上,如同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
为消解原本由于建造条件限制而形成的较为呆板的正方体,我们将原本悬挑的阳台进行斜向延伸,在视觉上形成了每层建筑不同朝向各有不同的效果,使得建筑的体态更为丰富,同时也控制了土建的施工难度和整体造价。建筑门窗对应不同景色和不同房间,设置了多种不同的开启方式,通过在窗套上增设可折叠上翻的活动挑板,当挑板翻起时可作为房间的吧台使用,丰富了窗户的功能性。
为确保阳光可以准确地射入室内,我们根据1:15的实体手工模型,调整了窗洞大小及吊顶的斜度。三楼的户外中庭将自然与天光引入室内,模糊了室内外的边界。
建筑东立面毛石墙效果 大川又/供图
当地材料和土法建造
乡村建造的难点在于施工队并非城市中有经验的专业施工建设团队,而是基本为村中的家族团队,因此衍生出了许多城市中不常见的土法建造。这些建造方法蕴含巧思,是乡村工匠智慧的结晶。
在民宿结构方面,建筑主体混凝土结构浇筑时,我们惊喜地看到了当地用莫干山最常见的竹子来代替原本混凝土浇筑时采用的支撑钢管架。通过大量的毛竹支撑混凝土楼板,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野生的支撑系统,正如莫干山竹林那样充满生命力。
在民宿外观方面,莫干山横岭村传统民居大部分分为两种:一种是砖墙作为建筑墙体,外墙以水泥抹灰作为装饰;另一种则是以石墙作为建筑结构墙体的石构建筑。石构建筑作为乡村风貌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乡村肌理最重要的痕迹。传统石构建筑虽然有着墙体厚重、保温性能好等优势,但材料损耗极其严重,防水性能较差,抗震效果不佳。完全复刻传统垒石墙的做法并不是最佳选择。因此我们通过保留毛石墙面的视觉效果,同时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去除传统建筑中毛石墙作为结构支撑的作用,通过在砌块墙与毛石片之间增设保温、防水层,既延续了传统建筑的视觉肌理,又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建筑材料的热工性能。
无论是民宿的外立面还是结构体系,我们都希望使用的建筑材料具有在地性,既能回到自然与营造的关系上,同时又能满足现代生活的实际要求。通过垒毛石墙的适应性改良和竹撑混凝土的构造做法,既控制了建造成本,又能找到当地工匠土法施工,从而达到了当地材料与土法建造的适配性,给远道而来的客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作者单位:实在建筑工作室)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12月12日10版
责编:丁涛
校对:和新龙
监审:贺丹